2017-11-3 18:11
宅~有何不可
日本男子殺9人分屍藏冰箱 鄰居:他是規規矩矩的人
原標題:殺人分屍案牽出日本社會“陰暗面”:自殺網絡與“無緣社會”
白石隆浩,這個27歲、梳著三七開發型並在鄰居眼中“規規矩矩”的日本青年,近日成瞭日本的焦點。他涉嫌在兩個月內殺害9名日本人(8女1男)並分屍,這在犯罪率低的日本十分罕見。
案件10月31日曝光後,連日來也引發瞭日本媒體的廣泛討論和思考,其中一個話題就是日本的自殺網絡。白石此前曾向父親吐露“不知為何而活”,而那些遇害者也都具有自殺傾向。據報導,白石正是通過社交媒體引誘他們後實施犯罪的。
案件的另一個焦點在於,接連9個人被害,卻在事發兩個月後才“意外地”被警方發現。事實上,正如日本NHK在2010年製作的《無緣社會》這個節目所揭示的那樣,日本社會正在進入由孤立的個體所組成的“無緣社會”,更多的“孤獨死”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b]殺人狂魔[/b]
“9個人全是我殺的。”10月31日,當日本警視廳高尾警署搜查本部在白石隆浩位於神奈川縣座間市的一間公寓內發現瞭9具遭肢解的屍體後,白石向警方如是供述。
據日本《朝日新聞》10月31日報導,白石表示,自己在過去的兩個月內,通過社交媒體將具有自殺企圖的人騙至其公寓內,“出於金錢及猥褻的目的”將9人全部殺害並肢解。《聯合早報》11月2日援引《東京新聞》稱,嫌犯公寓裏的冷藏箱和工具箱裏共發現瞭大約240塊人骨。
[img]http://imgcache.sina.com/?s=rnQe8TRymF867YvyuQkDeUbvyywa3SgHnVb37Y8V4DhmmGY%2B7Z7J9DiWvLoOCdtWNEiOrKYO8eMRBDSb6G5%2B8ZcyNDCOuLZ%2FOZNZADhP4R8H0rvhAFjHuHYO7k%2FtADxalUs7wm5NI[/img]
謀殺事件所在公寓
這樣一起駭人聽聞的謀殺事件,是在尋找一名失蹤日本女性的過程中被發現的。居住於東京都八王子市的這名女性自10月21日起與傢人失去聯絡。此前,該女子曾在推特上發文稱“正在尋找和我一起死的人”。
10月24日,女子的哥哥向高尾警署報案稱“聯繫不上妹妹”。警察後來在一自稱通過自殺網站結識白石的女性的幫助下,找到瞭嫌疑人白石。
《日本經濟新聞》11月2日報導,當搜查人員向白石詢問失蹤女性下落時,白石一開始裝糊塗,後來在搜查人員的百般追問下,他指著門口的玄關處的冷藏箱說“在這裏”,搜查人員打開後發現裏面竟是2個人的頭顱。
隨後,白石還供述稱,自己對這些女性皆進行瞭性侵,而這9名受害者皆是在被勒死後肢解,同時,他曾從受害者身上取走瞭最高達5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2.9萬元)的財物。
[b]“會打招呼的普通孩子”[/b]
事發之後,認識白石的人均表示震驚,他們紛紛表示,他們眼中認識的白石,無論如何都和“殺人分屍”的形象聯繫不上。
[b]“他也不是那種很陰沉的人,印象中也有笑容”,與白石在同一所小學的男子對《朝日新聞》表示,“他會和父母等人一起參加地區運動會,是感情很好的一傢人”。 [/b]
[b]而從小就認識白石且住在他老傢附近的一名男子則稱:“(白石)是個乖巧、也能和鄰居和睦相處的孩子。”這名男子還聽說白石曾幫忙從事汽車零件設計工作的父親。[/b]
居住在事發公寓附近的一名83歲老嫗則表示,在多數情況下,可以在早上7點左右,看到白石騎著自行車去車站的身影。雖沒有相互打過招呼,但她回憶起白石,[b]形容他是個梳著三七開發型、規規矩矩的人。[/b]
《朝日新聞》還指出,據相識的人透露,幾年前,白石曾在東京新宿的歌舞伎町周邊,向過往女性搭話詢問是否去夜總會或風俗店(涉及陪酒或色情服務的場所)上班。一名47歲女性回憶稱:“以前經常在早上9點左右碰到他。總一張剛剛睡醒的臉,是個平常會打招呼的普通孩子”。
多傢日媒報導稱,今年2月,曾在職業介紹所短暫工作過的白石,就由於將女性介紹去色情場所工作而違反職業安定法,被判處1年零2個月的有期徒刑,緩刑3年。也就是說,在過去兩個月,白石在安靜的公寓內實行謀殺期間,還是犯罪服刑人員。
[b]網絡自殺與“無緣社會”[/b]
為什麼一個看起來規規矩矩的普通人,會成為連環謀殺的兇手?為什麼多名受害者被殺害多日,卻不被親友察覺?日媒稱,網絡自殺為此類謀殺孕育瞭土壤,而一個日漸疏離的“無緣”社會則進一步促使日本社會自殺率居高不下。
據日本警方透露,白石在交代作案細節時稱,“最開始分屍用瞭3天,但從第二具開始隻用1天就能完成”。他還表示,被殺害者都是企圖自殺者,他通過社交媒體,以共同自殺為名,引誘他們之後行兇。
根據世衛組織2015年統計,日本自殺率排全球第18位,其中,男性自殺率排第20位,女性排第8位。《紐約時報》11月1日則報導稱,日本在最發達國傢的自殺率中排名第三,位於韓國和匈牙利之後。為此,日本政府曾採取措施防止自殺,也監測在網上傳播的自殺信息。
但日本經濟新聞網1日報導稱,據調查人員透露,自殺網站在網絡論壇開始流行的2000年前後出現,有自殺傾向的人越來越多地通過自殺網站征集或者交換自殺手段等信息,但由於發表“想自殺”等信息本身並不屬於犯罪行為,日本警方很難發現或監管網站及其運營者,此類自殺事件難以得到監管。
另一方面,正如日本NHK在2010年製作的《無緣社會》節目所揭示的那樣,日本社會正在進入由孤立的個體所組成的“無緣社會”,更多的“孤獨死”也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
《聯合早報》1日援引《讀賣新聞》的推測稱,日本全國有4.7萬個“孤獨死”案例,並強調孤獨死最容易發生在與社會隔離、沒和傢人或友人經常保持聯繫的人身上。
在此案中,據認識白石的居民稱,白石一傢共有4人,包括他的父母和妹妹。但是,母親和妹妹在幾年前就分開生活瞭。就在幾個月前,白石還和自己的父親表示,“不知為何而活”。而他殺害的第一名女性,也正是想自殺卻找不到同伴而與白石聯繫的受害者。
而另一個讓警方困惑的是:兩個月以來,白石幾乎是每一周殺一人,鄰居卻沒聽見或看見什麼,雖然有鄰居曾投訴嗅到臭味。